跳至主要内容

数字化霸凌:一场事先张扬的侮辱与损害

莲见,你还好吗?

津田,你还好吗?

久野,你还好吗?

如果能够预见到今时今日的霸凌竟然如此残酷的话,岩井俊二还会在15年前拍出《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リリイ·シュシュのすべて) 并在结尾给出一个带着些许逃避和幻想色彩的结尾吗?

这是一个带着残忍的黑色幽默而永远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

除非我们用同情而温柔的目光回眸十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否则现在的年轻人和已经被信息爆炸冲击得丧失敏感和记忆的人们,很难再对这个问题有些许直观的体验和认识。

那时候,Facebook 还只是一个带着青春的冲动和恶作剧精神在学校里流行的原始游戏,人们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会有使用热衷 Twitter 这样的产品的倾向,1998年的《电子情书》(You've Got Mail)刚刚演绎出一个将《街角的商店》(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与电子邮件相结合的新时代的爱情浪漫故事。

那时候,大家还用着 surf the Internet 的在当时倍觉新鲜和新潮的说法,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只不过是某些小众群体特有的需求和遐想而已,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寻呼机和大哥大已经足够满足需求并惹来别人艳羡的目光。

中国人发出 across the great wall 这样充满讽刺意味的宣言从而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是在1987年,即使十多年以后,绝大多数中国网民也还是用“猫”来上网。

在那时,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还很远,而至少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霸凌也很远。

中国人向来很坚韧,在改革开放之前,他们会把 PTSD 认定为一种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有着共产主义坚定革命信仰的钢铁战士根本不可能如此软弱。

同样的道理,即使进入新世纪,大多数中国人还并没有意识到霸凌的存在和危险,他们或许只是单纯地把这当做学校里的孩子间的相互打闹,神经足够粗壮的成年人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这会对自己的孩子们能够造成怎样的伤害。

对那些受到伤害和侮辱的孩子们,家长和老师们他们常用的借口是,为什么别人谁都不欺负就欺负你、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诸如此类。

只有当人的身体流血、受伤时,他们才会注意紧张起来,他们才会对质、追责、相互指责谩骂。而对那些在心理上吃了痛、受了伤、埋下了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的受害者,他们几乎永远不会去关注、关心和帮助救治。

一个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因为时代而心智普遍受到荼毒的世代,在他们成年后用自己的不作为摧残着他们的下一代,他们用《夏令营中的较量》这样的虚构故事质疑、贬低和敌视着被他们称之为80后的一代人。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一个几乎没有人正视霸凌问题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80后世代,却借由互联网的开放和自由,通过更多的途径意识到了这个或多或少困扰着他们的现象的危害。

从某种角度而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史,就是霸凌问题、同性恋平权、公民意识等新思想思维逐渐在中国的话语及意识形态中成型并主流化的发生史。

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霸凌问题终于从逼仄的角落里走了出来。

然而,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是,我们对这个问题关心愈多,愈发现其在今天不仅没有因为我们的关心而有消减缓解,反倒失速一般滑向另一个我们始料未及的方向。

你以为校园里的霸凌只是像《声之形》(《聲の形》)里的那样,孤立某个人、在言语和行为上欺负某个人、故意无视其存在吗?不不不,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兴盛提供了另一种更加触目惊心的方式。

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们的世界实在太小、太狭窄了,社会对他们而言就只有学校和互联网两个载体而已,如果在学校里遭遇霸凌,他们至少还可以在网上像莲见那样在网上认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互联网就是他们的无忧乡和理想国,他们在这里可以逃脱现实。

但是,如果他们在学校里遭遇的霸凌同样也转移到了网络世界里的话,那么,这些受害者又何以自处呢?

对校园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肉体上的伤害甚至可以有无数种方法回应解决,真正让他们受伤最深的冷暴力和软暴力。而现在,互联网无远弗届的威力赋予了这种暴力更多的可能性、残忍和更大的伤害力。

受害者的同学们在社交网络上将他们排除在外,并对此毫不掩饰,一群人构成自己的圈子,而受害者则是一座孤岛。他们排挤他/她,他/她的一切言行、隐私都逃不过他们的视线。

他们的一些人甚或可以在现实生活里和这些受害者维持基本的关系,但是,互联网却如同一个可以无限放大心中恶意的隐形面具一样,在实名或匿名的社交网络上,这些人立即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受害者评头论足风言风语。

在社交网络的辐射下,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互联网中,霸凌的受害者无处躲藏,几乎永远不可能再为自己圈出一块不被人注意到的隐秘和宁静之地。

在互联网时代,借由社交网络来展现自我存在、通过互联网来逃脱现实的霸凌受害者尴尬而痛苦地发现,他们连这一卑微的目标都无法实现,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两个世界中都被抹杀掉了。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另一种霸凌形式,数字化霸凌。

比起肉体上的侵害,精神上的霸凌更加残忍,比起现实世界的霸凌,互联网中的欺侮和损害更加刻骨铭心难以愈合。

但是,你以为只有未成年人才会霸凌吗?不,他们只是有模有样地模仿成年人而已。

两位扮演过神奇女侠的女演员被认命为联合国荣誉大使 Photograph: M Stan Reaves/Rex/Shutterstock

成年人擅长的是政治正确借口下的霸凌。

不到两个月前,联合国任命两位扮演神奇女侠的女演员担任荣誉大使,以此来宣扬女权和性别平等,然而,在众多的质疑和反对声中,联合国最近却撤销了这一任命。反对者和质疑者的理由是,神奇女侠的着装太性感暴露以致物化女性。

是的,这就是霸凌。他们敌视、反对的不是物化女性,而是真正展现女性的美丽、力量和勇气的,他们妄图将这些美好的事物一概排除、无视,因为他们自己不是或无法做到。

反对“恐伊”的同时又如何做到反对“恐同” 来源:frihoele@Twitter

成年人世界的霸凌,实际上更多地是在多元化幌子下进行的。

于是,他们可以号召人们不要恐伊也不要恐同,按照上面的告示来执行的话,该教人士和同性恋在列车上同时出现的话,究竟谁应该被驱离呢?

反对同性恋本身就是某宗教的题中应有之义,于是,这个问题陷入了莫比乌斯环一样的处境。

如果信教者被驱逐下车的话,那列车当局岂不是又违背了自己口口声声号召不得“恐伊”的宗旨了吗?如果同性恋者被驱离的话,那么,多元化价值观的尊重岂不是口惠而实不至吗?

请问,这不是霸凌又是什么?

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于是,成年人站在道德的高地上自以为是地剥夺别人的权利,结果,他们却根本不在乎也没有想过两种相互冲突矛盾的价值观如何共存和谐。这些成年人看似倡导追求的是多元化的价值观,但在他们的骨子里,斤斤计较的实际上却是泯灭个体差异制造一体化群体的大同梦。

他们要的是不是允许差异共存的世界,他们要的是一个所有人都平均没有任何差别的国度。上一个这样做的人,他妄想使雅利安人种成为凌驾于其他所有种族的最优秀群体,为此他制定了各种标准,不符合标准的种族被视为劣等,下场唯有集中毁灭。

现在,数字化霸凌正成为一起无处无地、无时无刻不发生着的日光之下并不新鲜之事,真正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大多数时候,加害者并不认为自己在霸凌,反而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更多的受害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利被侵凌,甚至,他们连自己拥有哪些权利都并不清楚。

在社交网络上,伤害别人更轻而易举而代价风险更小,需要为自己言行承担责任的自律和道德感也因为互联网天然的匿名性而不断萎缩。

舆论帝国对言论市场的控制、自思和反思精神的惰化使得成年人只愿意看到、关心和解决那些被宣传传播的问题,那些真正需要关注和帮助的人,则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场大众共谋的道德狂欢盛宴的唯一受害者。

大众——小众、正常——异常、常识——新知、主流——边缘,成年人的历史里,后者不总是遭受着霸凌吗?

今天,成年人的霸凌更加隐蔽、残酷与惨烈,

在这个世界上,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互联网时代这样,有数以亿计的人被忽视和漠视,他们的命运和生活甚至都不在大众的视野之内,这难道不是历史上最堂而皇之、最惨重的霸凌吗?

有这样的大人和他们的言传身教,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好奇责怪孩子们霸凌那些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一样————更漂亮或更难看的、更强或更弱的、更优秀或更差的——的人呢?

对浸淫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未成年人们和他们的霸凌,或许,我们唯一能发出的呼求只有那句在将近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说出的啼血之言:

救救孩子!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1024发生学:互联网上的想象共同体及其媚俗

首先,一个问题是:朋友,你知道1024吗? 我说的不仅仅是那个无中生有的程序员日,还是那个用户回帖以“1024”为特色的社区。事实上,任何一个试图在运作上保持一定活跃度和水准的社区都会设定自己的回复限制,可想而知,在这个社区的讨论氛围里几乎不可能产生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尽管在用户和内容交互机制上几近死水不惊,但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在5年前因为机房失火而开放注册两天的论坛在中国互联网中又确实有着和它的体量完全不相符的影响力。 1024仿佛就是中国互联网中的那个神圣数字 42 一般,它就如同一个群体的暗语和切口,向每个人指出通往互联网幽暗密林的一条小径,籍由这个数字,每个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似乎都能在一瞬间默契地获得一种隐秘的快感和身份上的认同感。 这个数字背后隐喻着一个社区、这个社区的话语机制和对 AV 的想象及消费。当事人彼此确认对这个社区和 AV 作品的认知,并能够在公开场合下以只有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讨论的时候,他们就是在互联网这个开放世界中,在自己建立的话语机制下默契地利用色情作品来对社会常识与规范进行挑战和挑衅。 《泉》的一件复制品,现藏于旧金山 MoMA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如同杜尚(Marcel Duchamp)的作品《泉》( Fountain )或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485分钟单镜头作品《帝国大厦》( Empire )一样,1024是一个游离于正常话语框架和机制之外的异端系统。 事实上,色情产品一直是内容生产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迟到15世纪50年代,古腾堡(Johannes Gutenberg)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活字印刷,而早在此一百多年前,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 )的《十日谈》( The Decameron )里就已经充斥了大量的色情描写,从某种角度来看,中世纪至今的文化史实际上亦是色情业不断嬗变的故事。 而互联网的出现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传统色情产品产业的面貌。DVD 与流媒体破解及盗版技术的发达、带宽提升带来的上传下载体验的改善使得 AV 作品的传播变得比以往更加轻松方便,而流量和广告能够带来的切实的商业回报也让压制团体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比起其他同类型社区繁文缛节的话语机制,1024这个简单明了的社区内部通用语成了维系用户之间关系和情感的

百度式价值观:商业对道德说,去你妈的

在经历了扑朔迷离的舰娘贴吧七十万事件之后,即使对百度再失望、想象力最丰富的人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这家已然在 BAT 三家中掉队的公司最终还能以一种更加让人不齿和匪夷所思的方式去推动自己的商业化尝试。 在经历了十余年低调的发展之后,恰逢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潮流中渐现颓态之时,贴吧这个被其内部人士认为是李彦宏最看重业务之一的产品终于被推到了商业化的前台。从产品形态的改变到商业模式的变化,无不体现着百度对这款有着数以亿计用户的平台的看重。比如,如果不登录的话,用户浏览帖子无法翻页,比如,贴吧对移动端的强力近乎粗暴的硬性推广,比如,引进合伙人机制,将贴吧做成一门让插草为标价高者得的竞价游戏。 所有这些手段,即使普通用户如何反感与杯葛,从商业角度和外人的立场看,我们都可以认为是百度作为一家商业公司的即使值得商榷但合理正常的策略,百度的支持者和拥趸甚至理直气壮地以“爱用用不用滚”作为反驳的借口。  之前的帖子现在已经被删除 只是,当百度贴吧官方将一家血友病贴吧卖给一个曾经被 曝光 不具备行医资格的研究机构时,当原来贴吧的吧主和吧务全都被新的贴吧管理层撤职并将以前对己不利的帖子删除了事时,当我们讨论的是一个至今仍然无法彻底根治的重病时,我们很难再将这当做一门纯粹的生意来冷静而理性地看待。  收购血友病吧的团队的专家成员刘陕西在贴吧中的名声不佳 对百度及与它合作的合伙人而言,贴吧是一个能带来巨大流量的生意,考虑到百度在国内搜索市场中的巨大份额以及竞价词机制的重要性,可以想见的是,收购了血友病吧的利益集团将来会获得多么大的回报。事实上,除了血友病之外,根据 调查 ,包括不孕不育医院、股骨头坏死吧、癫痫吧、帕金森吧、恐艾吧、肝病吧、怀孕吧、白癜风吧、糖尿病吧等贴吧都已经在合伙人的名义下被百度官方承包出去,现在管理这些贴吧的大多是一些没有行医资质的黑医院和营销团队。 我们无法断言血友病吧将来一定会成为骗子与广告横行的地方,我们也无法确定贴吧的合伙人机制必然导致贴吧最后沦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场所。但是仅仅从之前的经验而看,我们实在无法乐观地相信,在急切的商业化驱使下,在 KPI 和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一个以流量为命脉、莆田系医院一度成为广告收入 最大 来源的公司能够在赚钱的事情上恪守中立客观的立场。 如果说天下大同的梦想在现实中已经越发遥远并已经宣告破灭

冷酷技术与残忍仙境:从“虎食人”到“人食人”

老虎会对它撕裂的猎物有爱恨之心吗?当老虎的速度变慢,牙齿变钝,最后死了,有谁会为它哭泣? ——《二流小说家与杀人狂魔之唯美三连拍》( The Serialist ) 老虎食人在敝国显然已经不再是新闻,即使发生在“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的新年,人们实际上也并不会对此有更多的感慨,这样的故事只是为如今年味已渐淡薄的假日平添几分奇幻和谈资色彩。 人们关心的是受害者的月薪和他的那支红米手机,关注的是他的家庭后事和一如既往的中国式遗属喧闹,口沫横飞争辩的是游乐园门票价格高与低,面红耳赤试图说服对立方的是规则和人情之间孰轻孰重,每个人都或真或假地摆出一副同情、理智、客观的态度立场谈论当代虎食人中的受害者。 受害者固然是那名为家中顶梁柱因为嫌门票价格贵而逾矩并最终命殒虎口的中年男人,但是,别忘了,那只老虎又何尝不是受害者呢? 在自己的地盘上闲憩时却遭遇莫名侵入的异端生物,这种生物平时在高墙外指指点点颐指气使或面露畏色或喜笑颜开,此时,却终于露出羸弱猎物战战兢兢惶恐不能自已的本性。于是,老虎也来者不拒当仁不让地发挥自己数千年来猎食者的本性大快朵颐,岂料竟遭击毙命运。 这真是一出发生在光天化日下的事先预谋的残酷闹剧。 即使看上去憨厚的熊猫也依然是会威胁到人类的野生动物 人们之所以游览动物园并非因为他们的好奇和求知欲,而更多地是存在动物本能中的征服奴役快感,圈养野生动物本来就是心理无聊空虚的人们为了寻求刺激而扼杀动物本能的一种自私行为。 只要以商品经济中的几张货币为代价,隔着钢筋围栏与高强度玻璃围墙,夹杂着兴奋、恐怖与万物之灵自豪感的消费者们就可以俯瞰只存在于教科书与视听艺术中的庞大、凶残动物,这种鉴赏浏览没有任何风险,同时,还附带着所谓的科学和教育价值。 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了吗?实际上最喜欢动物园和在其中最兴奋的往往都是未成年人,凭借着现代工业文明的进步和技术的昌盛,他们能够安全地通过讲解、图鉴、科普视频乃至 VR/AR 等手段了解这些野生动物的过往将来。 技术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心理上的折射镜和安全阀,以单体力量而言,任何地球人都会本能地对动物园中豢养的野生动物感到恐惧。但是,各种保护装置却消解了这种身体力量上的巨大差距,而盛行的付费投食合影等手段更像行为艺术一般彻底将消费者推上了完完全全的征服者和主人的角色。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