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17的博文

谁动了最佳电影:乌龙背后的机械降神如何消灭真相

2017年的奥斯卡注定会成为历史上最具象征意义的一届 来源:Pictoline@Facebook 一 今天的奥斯卡再次证明,艺术源于现实并高于现实。 如果说在米娅和塞巴斯汀在《爱乐之城》( La La Land )结尾的平行异想世界终究不过是文艺青年们的兀自慰藉的话,那么,在最佳影片颁奖上出现的前所未有的乌龙事件则让这群“追梦的傻瓜”们落入了史诗级别的尴尬处境。 从一开始,这届奥斯卡就充满了现实主义味道。 提名最佳外语片的导演们摆足架势批评在移民政策上持严厉立场的特朗普,各路明星们戴着的 ACLU 胸章也自然而然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主持人更是在开场时就拿新上任的总统开涮。但是,谁都不会意料到,这出现实主义大戏的结局竟然会以如此戏剧化的方式在最高潮时上演。 《爱乐之城》制片人最终不得不尴尬地再三声明自己不是开玩笑,将《月光男孩》剧组邀请上台,将在手中拿了不到三分钟的小金人转赠对方。马上就要迎来80大寿的颁奖嘉宾沃伦·比蒂(Warren Beatty),最后还要在全场的尴尬气氛中颤颤巍巍地向大家解释自己出错的原因。 《月光男孩》海报 《月光男孩》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IMDB 列出 的剧情关键词包括“同性恋主演”、“非裔”、“同性恋”、“成长电影”、“内化恐同”等,这部被誉为2016年最佳电影的作品集中了时下最牵动美国社会人心的元素,于是,它毫不奇怪地获得了评论界一致的好评。 但是,这些恰恰是现在的特朗普政权所排斥和反对的,在全球化退潮的背景下,《月光男孩》宣扬的价值观和它背后隐含的政治正确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爱情题材的《爱乐之城》实际上是一个经典的美国故事。 男主人公钟情的爵士乐虽然在当代已经衰落并不受大众欢迎,但是它暗含的却是传统美国精神价值观和过往的黄金时代。在故事最后,女主角去到代表美国人文艺迷思的巴黎并在那里获得事业的成功,而赛巴斯汀也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开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爵士酒吧。 从某种角度讲,奥斯卡上的乌龙实际上可以看做是当代美国的一个缩影。 This is Amateur Night - who the hell is in charge of this production? #Oscars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March 3,

冷酷技术与残忍仙境:从“虎食人”到“人食人”

老虎会对它撕裂的猎物有爱恨之心吗?当老虎的速度变慢,牙齿变钝,最后死了,有谁会为它哭泣? ——《二流小说家与杀人狂魔之唯美三连拍》( The Serialist ) 老虎食人在敝国显然已经不再是新闻,即使发生在“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的新年,人们实际上也并不会对此有更多的感慨,这样的故事只是为如今年味已渐淡薄的假日平添几分奇幻和谈资色彩。 人们关心的是受害者的月薪和他的那支红米手机,关注的是他的家庭后事和一如既往的中国式遗属喧闹,口沫横飞争辩的是游乐园门票价格高与低,面红耳赤试图说服对立方的是规则和人情之间孰轻孰重,每个人都或真或假地摆出一副同情、理智、客观的态度立场谈论当代虎食人中的受害者。 受害者固然是那名为家中顶梁柱因为嫌门票价格贵而逾矩并最终命殒虎口的中年男人,但是,别忘了,那只老虎又何尝不是受害者呢? 在自己的地盘上闲憩时却遭遇莫名侵入的异端生物,这种生物平时在高墙外指指点点颐指气使或面露畏色或喜笑颜开,此时,却终于露出羸弱猎物战战兢兢惶恐不能自已的本性。于是,老虎也来者不拒当仁不让地发挥自己数千年来猎食者的本性大快朵颐,岂料竟遭击毙命运。 这真是一出发生在光天化日下的事先预谋的残酷闹剧。 即使看上去憨厚的熊猫也依然是会威胁到人类的野生动物 人们之所以游览动物园并非因为他们的好奇和求知欲,而更多地是存在动物本能中的征服奴役快感,圈养野生动物本来就是心理无聊空虚的人们为了寻求刺激而扼杀动物本能的一种自私行为。 只要以商品经济中的几张货币为代价,隔着钢筋围栏与高强度玻璃围墙,夹杂着兴奋、恐怖与万物之灵自豪感的消费者们就可以俯瞰只存在于教科书与视听艺术中的庞大、凶残动物,这种鉴赏浏览没有任何风险,同时,还附带着所谓的科学和教育价值。 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了吗?实际上最喜欢动物园和在其中最兴奋的往往都是未成年人,凭借着现代工业文明的进步和技术的昌盛,他们能够安全地通过讲解、图鉴、科普视频乃至 VR/AR 等手段了解这些野生动物的过往将来。 技术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心理上的折射镜和安全阀,以单体力量而言,任何地球人都会本能地对动物园中豢养的野生动物感到恐惧。但是,各种保护装置却消解了这种身体力量上的巨大差距,而盛行的付费投食合影等手段更像行为艺术一般彻底将消费者推上了完完全全的征服者和主人的角色。 当